19 歲靠 17 個 App 快速致富:從失敗到賣出兩款產品賺 26.5 萬美元的實戰心法

 Nico 在銀行工作 3 天辭職,1 年內做出 17 個 App、賣出 MakeLogo 與 ToNotes 兩款產品共約 26.5 萬美元。文章總結他如何從失敗學驗證市場、用極簡 MVP 快速上線、精準行銷到成功出售的實務流程與談判策略,並提供可複製的 4 大試煉與行動建議,適合想快速驗證點子與賣場的創業者參考。

 

  • 背景概述
    • Nico 19 歲在銀行工作 3 天就辭職,後來一年內建立 17 個 App,成功賣出 2 個,總收入約 265,000 美元(MakeLogo 與 ToNotes 合計約 85,000 + 277,000 = 實際文中為 265,000 的描述)。
    • 期間曾嘗試領帶品牌和直運電商失敗,最後把自己關房間 2 個月學寫程式並大量試錯。
  • 重要轉折與方法論
    • 從失敗開始:多次創業失敗讓他學會快速驗證與轉向。
    • 自我驅動的問題導向:很多產品是因為他自己有需求才開發,解決自身痛點常即對應市場需求。
  • 成功案例一:MakeLogo(AI 生成 logo)
    • 客群:嚐鮮的 AI 用戶、預算有限但需自訂 logo 的小企業主。
    • 定位:解決真實需求、價格低廉且可自訂。
    • 商業模式:一次性付款套餐(5/10/15 個 logo 選項)。
    • 開發到出售時間:約 6 個月(11 月開始 → 次年 3 月賣出)。
    • 財務:銷售收入 26,000 美元 → 以 65,000 美元售出 → 合計獲利約 85,000 美元(文中合計方式需注意數字表述)。
  • 成功案例二:ToNotes(語音筆記轉文字並格式化)
    • 客群:顧問、創業者、研究人員等需大量記錄想法的專業人士。
    • 成效:使用者約 10,000 人,產品直接收入 77,000 美元,出售賺 200,000 美元,總收入約 277,000 美元(文中以 27.7 萬表述)。
  • Nico 驗證點子的「4 大試煉」
    1. 能解決痛點嗎?(使用者會付錢嗎?)
    2. 市場夠大嗎?(需求量是否足以支撐商業化)
    3. 你做得出來嗎?(以現有技能可實現)
    4. 賣得出去嗎?(有接觸目標使用者的管道)
  • 極速開發與 MVP 策略
    • 設定嚴格截止日期,避免無止盡的功能膨脹。
    • 先做極簡 MVP(例如用 Google 表單 + 手動流程驗證需求),先拿付費客戶再投入產品化。
    • 極速開發流程重點:只做必要功能、快速取得介面靈感(Dribbble / Google / AI 工具)、直接寫碼或 Figma 原型、補上基本 SaaS 功能(驗證、付款)、做銷售頁與優化(SEO、行動相容等)。
  • 行銷策略重點
    • 社群流量與付費廣告取捨:MakeLogo 靠話題性與社群;ToNotes 先用有機驗證到穩定 MRR(約 1,500 美元)再投放廣告擴張。
    • 廣告要「不像廣告」:真實感、問題導向、連續吸引力與自然 CTA(例如在真實辦公環境拍攝、先講痛點、最後才出現產品名)。
  • 出售 App 的策略與談判技巧
    • 選平台:使用 Acquire.com 等專門數位資產交易平台,將銷售列表當著陸頁來經營,完整呈現價值與成長潛力。
    • 定價與製造競爭:設定合理初始價格以吸引買家並創造競價氛圍;在談判中保持彈性(分期或現金條件)以促成更好成交。
  • 給新手創業者的實務建議(精簡版)
    • 不要對產品過度投入感情,讓市場決定去留。
    • 從賺到第一美元開始,建立小勝利與經驗。
    • 行動優於完美:快速推出、頻繁試錯、從實戰中學習與調整。
  • 可複製的關鍵心法(總結)
    1. 找到真實痛點並驗證有人願意付錢。
    2. 先用最低成本的 MVP 拿到第一批付費用戶。
    3. 設截止日期與只做核心功能,快速迭代。
    4. 行銷先用自然/有機方式驗證,再用廣告擴大規模。
    5. 出售時用策略性定價與合適平台提高成交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