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電商小賣家的現況與困境,還有機會進場嗎

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關於小賣家在台灣做電商現在面臨的困境。我相信現在有非常多的小賣家在做電商,一開始會覺得產品價格很難打贏別人,這確實是事實,因為現在的做法已經不是單純靠產品賺利潤,而是需要更多策略。我整理了三點,目前小賣家在台灣電商環境中遇到的最大困境。第一個是無貨源模式,也就是一件代發,這種模式已經不建議再做了。

過去我們能靠蝦皮大量鋪貨,利用無貨源和一件代發賺取價差,但現在已經沒有利潤空間。無貨源的問題包括運費成本高、售後成本高以及發貨時效慢,這些都給賣家帶來很大挑戰。平台規則也越來越嚴格,例如蝦皮開始管控重複鋪貨,要求現貨比例不能太低,而客戶對商品品質和物流時效的期待也越來越高,兩週才能收到貨的情況已經不被接受。第二個困境是供應鏈平台崛起,像是酷澎這樣的平台整合大量供應鏈商品,價格壓得很低且發貨速度快,尤其是生活日用品,今天下單明天就到。小賣家若沒有獨特的選品或品牌力,很難與這些大電商團隊在價格和速度上競爭。第三點是利基市場已被瓜分完,即使是冷門商品如環保吸管、客製化產品或偏門保健品,也都有團隊深耕,因此即使找到空缺市場,往往因需求太低或客單價太低而難以成功。

面對這三點困境,我認為台灣電商還是有機會,但心態和做法必須調整。首先,建議結合內容經營與選品導購,這適合小團隊或個人,也門檻低。你可以利用社群媒體如IG或TikTok分享專業知識和產品測試推薦,再引導用戶到網站或簡單的訂購方式如表單、LINE群下單。長期的內容輸出可以建立與客戶的信任,提高轉單率,未來也能發展自創品牌。如果有一點資本,可以考慮品牌電商或小眾商品開發,比如設計感手機殼、女生戶外防曬衣或寵物保健品等,需要明確目標族群並提供市場差異化價值,如設計、成分或使用體驗的獨特性。

品牌打造是條長期且需投入資金的路,但也有人靠分眾市場做到月營收數百萬。第三個方向是跨境電商,台灣本土有優質工廠和供應鏈,可以將商品包裝成品牌銷往海外,例如台灣文創、美妝品、食品等透過TikTok Shop、Lazada、Shopee出口。即使不會外語,也可以利用AI工具協助翻譯和客服。當然跨境電商需要學習物流和出口相關知識。

此外,我強烈推薦大家善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,例如ChatGPT和Google Gemini,可以輔助產出文案、廣告腳本、自動客服回答等,大幅降低時間成本,讓你有更多精力專注在內容創作和客戶互動上。現代電商變現路徑拉長,不再是單純丟產品上架就能賺錢,而是要從內容創作開始建立信任,再導流至網站或社群完成轉換。

總結來說,電商不是不能做,而是不可以再亂做了。無貨源、大量鋪貨和低價競爭的時代已經結束。你必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產品,有什麼專業或服務,目標客群是誰,並且能提供比市場更好的價值。最重要的是結合內容力、品牌力與選品力,建立客戶信任,因為只有信任才能創造真正的財富。在未來的課程中,我會持續分享AI工具如何與電商、自媒體結合,幫助大家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。我們要與時俱進,用最短時間在各大社群平台打造內容、建立信任並完成轉化。謝謝大家收看,我們下次見!

以下是重點整理

1. 無貨源模式(代發)

  • 運費高、售後成本高、發貨慢,導致客戶體驗差。
  • 平台規則嚴格,如重複鋪貨限制,要求現貨比例提升。
  • 價格戰打不過大型供應鏈賣家。
  • 因此無貨源代發已不適合持續經營。

2. 供應鏈平台崛起

  • 例如「酷澎」等整合大量供應鏈,提供低價且快速發貨的產品。
  • 對一般大眾商品,小賣家很難以價格和速度競爭。
  • 需要有獨特選品或品牌力才能突圍。

3. 利基市場飽和

  • 冷門商品如環保吸管、客製化商品、特定保健品,都已有競爭者。
  • 空缺市場往往需求或客單價不足,難以形成規模。

未來機會與策略建議

一、內容行銷+選品導購

  • 適合小團隊或個人,透過社群媒體(IG、TikTok)經營專業領域內容。
  • 透過短影音建立信任感,提升轉單率。
  • 可用簡單表單或LINE群組引導下單,降低網站成本。
  • 長期累積粉絲後,有機會發展自創品牌。

二、小眾品牌開發

  • 建議針對明確目標族群開發差異化產品(設計感、成分、使用體驗)。
  • 如針對女性戶外防曬衣、寵物保健品、設計手機殼等。
  • 需投入一定資金,但可借助分眾市場創造穩定收入。

三、跨境電商

  • 台灣本土優質工廠及供應鏈可包裝成品牌出口。
  • 利用TikTok Shop、Lazada、Shopee等平台進行海外銷售。
  • AI工具可協助翻譯、多語客服等,降低語言門檻。
  • 需了解海外物流與法規,做好跨境出貨準備。

AI工具應用推薦

  • 利用ChatGPT、Google Gemini等AI工具:
    • 快速產出圖文案、廣告腳本。
    • 自動客服回覆,提高效率。
    • 內容產出與行銷操作的好幫手。

結論

  • 電商仍有機會,但不能再靠無貨源、大量低價鋪貨生存。
  • 小賣家須明確定位產品與目標客群,提供獨特且有價值的服務或商品。
  • 建立品牌力與內容力,透過社群媒體建立信任,是未來成功關鍵。
  • 持續學習新工具與新方法,提升工作效率與競爭力。